在追求美丽肌肤的道路上,黄褐斑往往成为求美者心中的困扰。它不仅影响肌肤的均匀度,还为肌肤增添了瑕疵烦恼。然而,黄褐斑的形成与加重,很多时候与皮肤炎症息息相关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炎症性黄褐斑,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皮肤炎症,从而改善这一肌肤问题。
什么是炎症性黄褐斑?
黄褐斑主要分为两种类型,原发性黄褐斑(非炎症性)和继发性黄褐斑(PIH,即炎症性黄褐斑)[1]。炎症性黄褐斑,顾名思义,就是由于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后,引发炎症反应,进而导致黑色素异常增多、沉积而形成的。
这些刺激可能来自多个方面,比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、外伤、某些疾病、药物以及劣质护肤品等。当皮肤遭遇这些刺激时,免疫细胞会迅速反应,分泌炎性因子来抵御伤害。然而,这一过程中,黑素细胞也可能被异常激活,大量合成并沉积黑色素,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黄褐斑。
图片源于网络整理,侵删
炎症后色沉的两种类型
炎症后色沉(PIH)进一步细分为真皮型炎症色沉和表皮型炎症色沉。
真皮型炎症色沉
这种类型的色沉通常更加顽固,消退缓慢。它主要是由于炎症反应破.坏了基底膜和基底层角质细胞,导致黑色素被真皮上部的巨噬细胞吞噬并沉积在真皮内。常见于深度外伤、烧伤或严重痤疮后的皮肤损伤,颜色多为灰褐或蓝黑色。
表皮型炎症色沉
与真皮型相比,表皮型炎症色沉的色素沉着相对较浅,多为淡褐色或黄褐色。它主要是由于炎症直接影响了表皮层,刺激黑素细胞增大并增加黑色素的生成。轻微的擦伤、晒伤或接触性皮炎都可能诱发这种类型的色沉。
诗婉妮(R)「白月光」如何改善炎症性黄褐斑?
诗婉妮(R)「白月光」系列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「细胞外小囊泡」,在纯度、浓度和活性上都有着严格的保障。「细胞外小囊泡」能够深入肌肤,释放含有抗炎活性的miRNA、蛋白质和细胞因子等活生物活性物,直接作用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,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,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;由于「细胞外小囊泡」具备高靶向性,可作用于目标细胞表面受体,调节免疫细胞活性[2]。
「细胞外小囊泡」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吞噬功能,加速炎症介质的清除过程。这种精准的靶向性使得它在改善皮肤炎症方面表现出色。此外,「细胞外小囊泡」携带的miR-330-5p还能降低酪氨酸酶的表达,减少黑色素的产生[3],进一步缓解炎症后色沉。
除此之外,「细胞外小囊泡」还能减少皮肤肥大细胞的浸润,修护基底膜损伤及缺失,提升皮肤的自我修护能力「4」,防止黑色素掉落到真皮,减少真皮型炎症色沉产生。
改善黄褐斑,从控制皮肤炎症开始。诗婉妮(R)「白月光」系列,将帮助求美者更好地应对这一肌肤挑战。美丽源自内而外的健康与平衡,通过持续、科学的美肤方式,肌肤将逐渐展现出其自然、纯净、透亮的光泽。
文献来源:
[1] 史希杰,邹琪,肖敬贞.黄褐斑的综合治疗[C]//2015江西省首届医学美容整形联合学术会议、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一次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研讨会、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.2015.
[2] Exosom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treatment for severe COVID-19, May 2020.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29(12). DOI: 10.1089/scd 2020.0080
[3] Exosomes derived from human adipose tissue-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leviate atopic dermatitis[J].Cho et al. Stem Cell Research & Therapy (2018) 9:187
[4] Kim EH, Kim YC, Lee ES, et al. The vas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melasma[J]. J Dermatol Sci, 2007,46(2):111